主页 > 智慧人生 > 思想思维 >

    国人的盲目跟风

    时间:2013-03-22

    国人喜欢“跟风”。团购热、养生热、国学热、选秀热、相亲热……“热浪”一波接着一波扑面而来就是明证。

    所谓“跟风”,就是看见别人做什么,自己便也学着去做什么,不问其做的有否道理、意欲为何。看人家喝绿豆汤养生,便将绿豆视为仙丹,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直喝到两眼发绿才作罢;见他人参加选秀一夜成名,没称称自己有几两艺术细胞,就东奔西走逢赛必上,直弄到口袋瘪、气受饱才歇脚。看于丹百家讲坛众人追捧,立即将《<论语>心得》奉为《圣经》、当成行动指南,虽然这心灵鸡汤自己还没品咂出味道怎样;见马诺电视相亲一语走红,便也去这里上镜、那处露脸,意想成为“马诺第二”,忘记相亲初衷是寻找真爱。有人不只在一些大事上模仿他人,甚至连穿什么衣、吃什么饭都没有自己的主张。“跟风”到如此地步,实属可悲可叹。

    “跟风”有时可形成一股风潮,促成一种时尚,能跟着荣耀风光;但,毕竟是一种盲目行为,最易被人蒙骗,常要吃亏上当。张悟本、李一、马悦凌等所谓的养生专家,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兜售其歪理邪说,骗取百姓的信任和钱财。一些无良企业,熟知人们的“跟风”习性,只借某个名人的一点名气,用上几句浮而不实的广告辞,就将芝麻忽悠成西瓜,让众人跟随着名人心悦诚服地去掏腰包。“跟风”不只是给人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让人逐渐散失独立思考能力;从而,生活在瞒和骗中还不自知,心甘情愿地被他人所左右和耍弄。

    国人为何喜欢“跟风”,主客观上都有原因。先说主观,普通人多有从众心理。之所以从众,有时是因缺乏思辨能力(人生感悟 www.yiqig.com)。如今,信息泛滥,真假莫辨。这个专家说生命在于运动,而那个大师却说生命在于静止;都说得蛮有道理,让人不知应该信谁,只好根据身边多数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的举止。有时却是懒于思考。现今社会变化太快,昨天海鲜是餐桌上美味,今天吃野菜又成了一种时尚,追风赶潮让人脚步匆匆,浮躁的心态使人无暇静下心来思考,“跟风”便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有时则是为了脸面。如:现今男女婚事,可以没有爱情,但不能缺少房子,房子竟成了婚姻的基础;因谁都不想裸婚成为被众人议论指点的另类,于是找对象不约而同地就成了找房子,为了脸上有光不惜忍痛割爱。再说客观,至少有两点。一是我们的宣传教育有失偏颇。在学校学习,学生按照标准答案答题才能得到高分;到工作单位,下级执行上级的决策是不容置疑。只强调思想统一,不欢迎异质思维。在这样的环境下,久而久之就懒于思考,养成“跟风”的习惯就很自然。二是现今某些专家和名人,见利忘义,利用百姓对他们的崇拜和信任进行误导;加上某些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凭借其传播迅捷的优势推波助澜,让不少人在其不断加热升温中头脑发昏,逐渐散失判断能力,最后不由自主地也随起大流。

    “跟风”有害无益毫无疑问,而要改变这种现象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需要从主客观两方面入手。首先,我们要从孩子开始,就鼓励他们大胆质疑;而社会要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存在,执政者能包容反对的意见,共同创造一个提倡独立思考、让人说话、甚至允许人说错话的宽松环境。其次,专家、名人要爱惜自己的声誉,宣传媒体要有社会责任感,不给坑蒙拐骗者有机可乘,不让人们跟着歪风误入歧途。至于每个个体,要认识到“跟风”的危害,不偏听偏信,不盲目从众,凡事都问个为什么;不迷信权威,不畏惧权力,不在金钱中迷失,我的事情我做主;从而,活得清醒,活得自信,活出一股傲气,活出一份尊严!

    • 上一篇:心理学告诉我们
    • 下一篇:不要做一个空空的人

    微信公众号

    推荐内容

  • 高尚和低下的思想总和就是我自己

    当我们迷茫的时候,有人教导我们要向内心寻找真实的自我。如何寻找?王小波在《思维的...

  •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看到这样一则分享:某地举办一个寻找福气的参与式培训,有50个人报名参加。 50名学员...

  • 心灵鸡汤小故事

    坚持 一群人在沙漠中迷路了,带的水也已经喝完,大家都已经走不动了,随时都会有生命...

    热点内容

  • 真心话大冒险题目
  • 心灵鸡汤几个小故事
  • 洗涤心灵的句子
  • 昆虫记读后感,昆虫记好词好句赏
  • 人生经典句子
  • 感悟思考 人生如棋
  • 感谢曾经伤我的人
  • 人生感慨:关于人生感慨的文章 人
  • 2013年新的开始
首页智慧人生职场励志恋爱宝典

社交生活名人名言古人名曰为人处世
返回首页 | 国人的盲目跟风(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