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订制影评 观后感
上周去华谊兄弟影院看了场冯氏的《私人订制》。
此片网上负评较多,对此,冯氏依旧习惯他比较怒火式的反击:“连他妈潜台词都听不出来”、“我担心越骂越有票房”之类的回应。我们用不着去纠结其好其坏,我只想客观写几点观后感:
一是冯氏有些江郎才尽或者说好听一点风格固化的感觉,而艺术最需要的是它的创作能力,也就是不囿于自己以往划定的圈子,就像卡梅隆可拍《泰坦尼克号》也可拍《阿凡达》这样风格截然不同的片子。当然拿冯与卡作比较有些勉为其难,这里只是举一个例子;
二是冯氏还能给我们多少艺术期待?冯氏电影还会有多久的市场?我在想从艺术角度或许冯代电影像中午已上了山顶,然后往下走,现在已走了很久了该吃点心的时候了。当然市场还是会有的,在现有比较固定的电影生态下,与其他导演比较在一定时期里它还是会有一定市场的。国内的电影这杯鸡尾酒还是需要冯氏和他同样风格日趋老化的葛氏来调制出其有些特别的品味;
第三是私货那么多,也不挑挑拣拣。从那些植入的东西来看,大致可以推断出品位:只要有钱怎么都行。这方面的失望与对其艺术泥滞的失望的性质有些不一样。
第四个比较有启发,时代的艺术气候已经深深投影到了他的身上。《私》片分了三个基本独立的故事,这三个故事使人联想到了当个正在兴起的微电影,这部《私》片实际上可以切割成三部微电影或者说本片就是三部微电影用胶水粘起来的电影(www.yiqig.com 人生感悟)。
写这些只是通过本片在思考电影和人生:一个人如果不时时挑战自己,一旦思维定势、风格定势,那它只能等着别人一个个走开。如果听得到,或者听得进或许可以作些挣脱思维定势的参考。
说了这些,对冯导还是充满敬意的。他拍片时把画面、服化道美术、人物造型、用光、调色处理得那么好,蛮养眼,很感谢冯导!
微信公众号
- 催婚背后的真相是父母忙着甩锅?
被催婚,情急之下嫁给了自己俄罗斯女孩上了热搜,这可能是所有被催婚者羡慕的终极任性...
- 多数人的不快乐是预支了未来的烦恼
人人都在过着预支的生活,预支金钱,预支信用,当然还有预支烦恼。 一个小故事:飞机...
- 寻找生活的鲜花,倒掉生活的垃圾
人生是你的,生活是你的,所以,快乐和痛苦也都是你的。快乐的人,总在寻找生活中的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