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职场励志 > 励志故事 >

    说老板蠢的人其实更蠢

    时间:2016-08-28

    不论在网上还是现实中,都能见到员工吐槽老板,自己的老板弱爆了,是傻x。好像自己没当老板是多么不公平的一件事。但吐槽的人大多发泄一些,并不会真离开。因为辞职可能就没有更傻的老板肯雇佣他了。你说老板傻,你跟着一个傻子干,可见智商余额。

    不是为老板说话,而是通过事件看本质。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社会上有这种现象。

    现象一:大老板理直气壮的承认自己蠢,谁敢说他不蠢,他跟你急。

    有位做女装的老板,他的市场规模堪称坐断河山,我很恭敬的向他请求,不曾想那货满脸苦相,对我说:咱不懂呀,咱哪懂得这个。跟你说实话吧,咱就是个笨人,这辈子只会做个女裤叉,你让咱做个胸罩,不行呀,吆吆哒,咱没那本事……

    还有位私企上市的家伙,改笔名偷写了几本书,对产业技术研究极精深,但他往你面前一坐,那般真诚蠢萌的眼神,活象个刚出幼稚园的小女生。他说话第一句必然是:咦,你这个想法好,我咋就没想到涅……你没想到个屁,这个想法还是从你书里看来的,你装什么装?

    可这帮家伙就是喜欢个装,气死你!这便是老板们的藏富露拙。

    现象二:被老板雇佣的咨询业企业管理人员,喜欢假装聪明,老板的成功得归功于他。

    我在深圳时,听一个咨询业的老板说话,他说:不要以为事业摊子铺开的大老板们,真的有什么本事,其实他们心里很茫然的,他们只有运气,没有脑子。这就需要我们,象我们这样专业的人,带着他们走出经营困境。不然的话,他们会死得很惨的,很惨很惨的。

    我亲耳听到一个很年轻的经理,对员工们严肃的说:相比于搞实业的那些老板们,我们有什么优势?什么优势也没有——除了我们比他们更聪明、更有智慧之外。

    总之,大老板装蠢,管理者扮精明。

    想象三:再往下,打工层中则有些人,认为上述两种类型,统统是傻叉,傻到了没天理的地步。地球上就自己最聪明。

    这些员工真诚啊,他们看到老板是个傻叉,内心一定是很受震动吧?忍不住把话说出来,不唯是表达他们的愤怒、困惑,更希望表达的,还有他们期待公正的心。

    结果呢,在收入上,这三类人士却形成各自认知的反差。认为自己蠢的大老板,赚钱最多,数钱数到手发软。而中间自认聪明的阶层,靠嘴皮子靠玩脑子辛辛苦苦挣钱。最下面这拨,认为上述二者统统傻叉者,出卖廉价脑力劳动力,上最长的班,拿最少的钱。

    大家其实都清楚——真正有脑子的,是大老板,他们善于扮猪吃老虎。中间地带的是硬撑,只是他们知道自己的智力有局限,所以才不停的褒奖自己,给自己励志打气。

    ——而蔑视上述两类人者,则是真的……不太聪明。

    越是智力不靠谱的人,越是认为别人蠢。越是有脑子的人,越是不敢小视别人。

    是不是真的有傻叉老板呢?——还真有!

    前段时间,杭州有家店铺,老板招了个员工,对这个员工是非常的信任,给了他店铺的钥匙,让他负责管理店铺的一切。而这位员工做的事情是,他打开店铺,把里边的东西能搬的搬,能扛的扛,卖了钱之后逃之夭夭,并在微博上发文,痛斥老板蠢货。

    那篇微博大意说:世上竟然有如此蠢老板,你的管理一片混乱,跟着你这样的老板没什么前途,我深切的为这个老板感到悲哀……诸如此类。

    ——但,这究竟是老板蠢,还是这个员工蠢?

    对这个老板来说,他无非是看错了一个人,损失了一点钱,经营上造成了一些困扰而已。有相当数量的老板,都曾有这样的经历,正是这样的经历,让老板们更加精明,更加洞察人性。

    而这位员工呢?

    很可能,在他一生中,遇到个无条件信任并托付的机会,只有这一次。但就是这次机会,暴露出了他的人品——他不是个可以信任的人。此后他无论是遵循这一心智模式,继续坑人害人,亦或不遵循,都意味着他人生的机会,越来越少。

    当他失去所有的机会,就意味着彻底失去了人生。

    再小的老板,也是从无数的人性博弈中拼杀出来的。成功者都是幸存者,他们积累的人生经验与智慧,是别人无法想象的。这世界上绝对没有蠢老板,但是有认知出现了障碍的员工。

    不是别人蠢,是你思维方式不对!员工与老板,思维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第一个,老板必是实践主义者,员工多是书本主义者。

    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就在于,老板在实践中发现,哎呀妈,怎么书本老是骗人涅,你书上说的,跟现实一点也不一样……

    员工则不然,有些员工甚至连书本知识都没有,他们的人生观念来自于影视剧。

    影视剧中,领导人无一不是高瞻远瞩,蠢萌者也有,但那是为了证明主人公智慧果决的踩脚垫。就比如说元末时朱元璋与枭雄陈友谅争夺天下,正史记载尽显朱元璋的英明神武,所以他才能击败对手。

    但如果你再细索资料,就会惊恐的发现,论及英明神武,陈友谅丝毫也不亚于朱元璋,他文武双全,慧眼如犀,组织能力更是超凡,部下团队人才济济,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但他们还是输掉了。

    是陈友谅的英明神武程度,低于朱元璋吗?

    你再查资料,咦,也不对。无论是朱元璋,还是陈友谅,他们其实都是普通人,普通人身上有的毛病,他们一点也不缺。普通人会犯的错误,他们一个不拉的全部犯过来——而最终的决战,取决于谁犯的错误更多!

    ——老板们心里都明白,无论是战场商场还是情场,搏的是人性,是谁能够犯更少的错误。

    所以,老板一生都在试错。

    ——但小说及影视剧可不能这样演,这样演的话,就太没意思了。文学作品的主人公必须英明神武,必须要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这样大家看得才爽。

    影视剧只是人民群众幸福的白日梦。从中接受养料的人,会以此要求现实。所以有些员工,满心期待着一个英明神武的老板,一旦发现不是这么回事,顿时就失落茫然。

    ——对现实隔膜,无法接受老板也是人类的现实。

    而越是对现实隔膜的员工,恰恰也是最缺社会经验的。也只有他们,才会得出老板是傻叉的绝望论证。

    老板与员工的第二个区别是,老板多是资源导向,员工多是细节导向。

    资源导向的意思就是说,老板对公司发生的种种乱事,并不是太放在心上。因为老板知道这些现象都是人性,人性吗,就是个鸡飞狗跳狗皮倒灶。所以老板的心思,只放在如何最优配置资源上。

    但员工受企业气氛影响最重,发现扎堆在这家企业的人,不是酒囊饭袋就是尖酸刻薄。这时候员工就忧心了:哎呀妈,这啥老板呀,弄这么堆烂人在公司里,这公司有希望吗?你手下的员工天天在扯皮溜号偷工减料老板你造吗?这样一个离心离德的团队,能有战斗力吗……

    员工的顾虑,当然有其道理——但,我们前面说过了,员工以为这世界上,真的有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那种完全没人性缺陷的组合或个体,但老板早就歇了心,知道这不过是不谙世事的想入非非。感悟人生www.yiqig.com

    老板与员工的第三个区别是:老板是试错者,员工是评价者。老板是行动者,员工多是旁观者。

    试错者、行动者的意思是,老板的思维是事件导向的,是从开始走向结果,走一步看一步。

    旁观者、评价者的意思是,员工的思维,多是结果导向的。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上一篇:奥运埃蒙斯更适合屌丝崇拜
    • 下一篇:不穿便宜货是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你值得更好的对待

    微信公众号

    推荐内容

  • 贫穷是你的想法问题

    如果说贫穷是父母的错,那为什么有的穷孩子能成功,而你却只能一事无成呢?反过来,你...

  • 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

    台北有一位建筑商,年轻时就以精明着称于业内。那时的他,虽然颇具商业头脑,做事也成...

  • 人生路上我们得学着输得起

    我还记得当年念MBA的第一堂课,老师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第一名,和失败者。当时我...

    热点内容

  • 销售励志小故事
  • 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
  • 再多等一会,再坚持一下
  • 十个成功故事的点拨及感悟
  • 人生路上我们得学着输得起
  • 搜集的几个名人爱读书的故事
  • 把烦恼留给明天,自己过好今天
  • 人生最大的财产
  • 人生为我们准备的50个故事,一定
首页智慧人生职场励志恋爱宝典

社交生活名人名言古人名曰为人处世
返回首页 | 说老板蠢的人其实更蠢(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