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社交生活 > 家庭教育 >

    初中生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时间:2013-12-07

    (一)初中生的“弱点”

    学生知识的实有水准不能与新知识的起点合榫,或教与学彼此摸不着思路。

    (二)初中生的“需要”

    1、爱和成人关心的需要。对于“心理上的断奶期”的初中生,要从依赖成人抚养教育为主转变为独立从事各项活动的成年人,需要成人(教师、家长)的关爱和关心,得不到成人的爱就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担心失去成人的爱时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

    2、自尊和受他人尊重的需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

    3、自主和独立的需要。进入少年期的儿童产生了“成人感”,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以为家长和老师的话都是正确的,他们要求老师在学习上引导自己探索,在生活上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

    4、求知和学习成就的需要。学习是初中生的主导活动,它的状况如何,会影响其他活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是他们最大的需要。

    (三)初中生的“变化”

    1、更强调竞争。尤其是学习上的竞争。

    2、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因而出现部分学生厌学现象。

    3、生理与心理的变化。

    (四)初中生的“不良心理”

    1、逆反心理——这是一种与教育作用相斥的心理“对着干”。

    2、称霸心理——这是一种为了展示自我的变态心理。

    3、猎奇心理——这是一种生理与思想发展不协调的心理。

    表现为:求知欲的异化,好奇心的变态,对心中偶像的过分崇拜,对异性的神秘感。

    4、报复心理——这是虚荣心受到损害后所产生的一种病态心理www.yiqig.com感悟人生。

    5、模仿心理——这是心理不成熟的具体表现。如模仿影视剧中打斗、抢劫杀人、谈恋爱等。

    (五)优秀初中生的表现

    1、知识和技能: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能够适当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2、注意力集中:不容易分心,能在充分的时间里对一个问题集中注意力。

    3、热爱学习:喜欢探讨问题和做作业,并乐于处理比较困难的问题、作业和进行争论。

    4、情绪稳定:经常保持自信、愉快和安详,有幽默感,能够适应日常变化,不暴怒。

    5、关心集体:乐于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助人为乐,和他人融洽相处,对别人不吹毛求疵。

    6、兴趣广泛:对各种学问和活动都感兴趣。像艺术、书法、阅读、数学、体育和社会常识等。

    7、坚持性:把指定的任务作为重要目标,并努力完成它。

    8、善于口头表达:能使用众多的词汇表达一件事或一个观点。

    • 上一篇:赞美是一种正能量
    • 下一篇:我们为什么要上学

    微信公众号

    推荐内容

  • 小马过河,过的不仅仅是“河”

    一晚给孩子们读了小马过河的故事,我没问要是你的话怎么办;这个故事讲了个什么道理之...

  • 比有用没用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感情寄托

    断舍离是近些年流行的词,最初源自日本,从居家整理到人生哲学,都可以用断舍离来讲。...

  • “受之无愧”的白眼狼们

    孩子究竟该穷养还是富养,一直是很多父母纠结的问题。提倡富养的人问:男孩要穷养?孩...

    热点内容

  • 唯美四字成语大全
  •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哪些
  • abcc的四字词语大全
  • 表达寄托相思的诗句
  • 关于小萝卜头的故事及感想
  • 作文中的经典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大
  • 一位家长母亲教育孩子的五条心得
  • 表示看的词语有哪些
  • 孝敬父母的故事集锦 这都是真的
首页智慧人生职场励志恋爱宝典

社交生活名人名言古人名曰为人处世
返回首页 | 初中生的心里在想些什么?(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