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性教育让孩子顺其自然
- 下一篇:培养孩子 是要让他吃点苦头
经营自己让人生更有价值
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会经营自己的人,学会经营,才懂得独立思考,站得高才看得远,看得长远是因为站在了人生一个高度。怎么从平时学会经营自己?
道理往往都是说着简单,做起来就不容易了。因不同人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看到的内容也不经相同。《老子》并不主张“肖”,也就是不主张大家学习圣人的“言、行”,因为这样的学下去,时间久了,传的次数多了,就成了“细”(末、消失的意思)。老子主张的是“不肖”也就是不学其表而学其“理”,在自己的范围内体会其道理。所以“不肖”才是真正的“学做经营者”。
一种能顺应时代潮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一种高素质,我们才可以走与绝大多数人不同的道路,在自己孩子的教育、自己的人生路上获得较大的提升。
一、什么是经营?
如果你开企业,每一笔款项都要用在提高收益的事情上,这就是经营;每一个员工都安排在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岗位上,这是经营;每一天都做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事情,提高身体的功能,这是经营;每天的学习都增强社会生存的能力,这也是经营;每一小时、每一分钟都在做让心灵成熟、头脑智慧的事情,这更是经营。
但是我们总在做一些消费,你开企业却为摆阔气、讲面子乱开支,那就是消费;很多员工没有明确的工作内容,无所事事,这是消费;你下馆子吃只是为了饱下口服,享受下别人的服务,这就是消费;你像普通人一样看春晚,听相声,唱卡拉OK,聊天……都没有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有价值,这是消费。
经营,本质上是对自己人生、自己的生命品质的提升和锻炼;而消费,让你的人生停留在原点,甚至不断下滑。
我们做新教育,肯定不是把孩子培养成“消费生命”的人,相反,应该把孩子每一天的学习都变成经营行为,让孩子一点点脱离绝大多数消费者,与那些消费行为渐行渐远,十年之后,孩子将成为一个具有“经营思维和行为习惯”的人,那就是这个社会当中“最聪明的人”。
二、怎么经营自己的人生?
1.首先,具备独立思考的习惯。如果你总是听从别人对你的指点,失败将是必然的。
一个实际的案例:在一个小镇上新开了一家馒头店,老板特别和气,非常爱听顾客的意见,结果经常有人对他的馒头提出建议,比如花样、大小、配料等,因此,他的馒头经常改来改去,直到最后,没人来买他的馒头了。老板也很纳闷:为什么我接受了大家的建议反而生意却干不下去了呢?原因很简单,一个没有自己的主意,总随着别人的说法变来变去的人,很难值得信任,天知道他的馒头哪天变成石头?
(1)没有独立的思考,根源于没有从自己的第一手体验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头脑中的观念都是别人的,所谓思考也不属于自己。在人成长过程中,大脑里不断被塞进各种观念,我们必须锻炼一种能力:鉴别是非的能力。用自己实际体会的过程来进行选择和抛弃。完成了这一步,思考就比较务实了。
可惜的是,体制教育并没有给我们这样的训练,相反,它填鸭式地把一大堆理论和观念塞进我们的脑子里,不让我们有任何反抗的机会,让做题、重复和考试压制了实践的过程。所以,从学校里出来的人,往往是“百无一用是书生”,空有一套理想,却连一件真正有益于自己和社会的事都做不出来。
我非常感谢张校长的“清心课”,他运用各种方式来让我们看到自己头脑中混乱矛盾的观念(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发现自己根本不具备“证明真相”的能力,这个过程完全打翻了许多人的自以为是,从狂妄变得沉静,开始检视自己到底还有多少精神的垃圾。
虽然我们没有办法完全重塑自己的思想,但是却使我们在每升起一个念头时练习使用检视程序,反复审问它是否符合事实,进行这样的过程还是很有效果,因为这让我们做事少了许多混乱,头脑里的纠结也慢慢变得越来越少。
(2)独立的思考,需要每天的锻炼。学校本来应该在每一秒钟当中,训练你的以事实为根据的思考练习,但体制学校的死记硬背和题海压制刚好做了相反的工作,所以即使一个学生还有保留了一点点对事实真相的感受,也很难运用良好的思考过程发现这世界的混乱和荒诞。
现在最被人诟病的就是许多在小学课本里出现的情节:例如,爱迪生和阑尾炎的故事,如果我们拥有基本的常识
1.阑尾炎手术先例的年代。
2.爱迪生7岁时的年代。结果发现,爱迪生7岁时还没有这种手术,那这种故事是不就是“编造的脱离了基本常识”,还要写在统一的小学教材,这不明摆的是把孩子们一个个变成傻瓜吗?怪不得有人和德国朋友聊起中国长城能在太空看到一事时,外国人很惊讶怎么中国学生这么“无知”:一个几米宽的墙怎么能在太空靠肉眼看到?
思考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平淡地进行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现在家长往往有一种“唯高大上”的倾向,以为思维是通过课堂一节节课学习出来的,其实这又是体制教育的观念和思考方式。当你想要完成一件事情,达到一个目的,你要完成的是这样两步:你拥有什么条件、工具,下一步,你有哪几种方式可以达到?这个不行,可以尝试另外一个。孩子们在玩耍、做事、运动、劳动、交往等各种项目当中都可以进行,并不是“上课”。
有一次我们带小朋友去白雾村徒步,有人从来没去过那里,我们就问大家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去的地方的路如何走怎么办?有的小朋友说“问过路人”,有的小朋友说“先走一走看能不能到”,还有的小朋友说“想一想看能不知道”。对于第三种回答,问他,你从来没去过,你脑子里能想出路来吗?他说,想不出来。对于第二种回答,问他,如果你每条路都要走一走,可能可走一辈子也走不到目的地,你还要走吗?于是大家想还是“问过路人”。想到了,就让他们去问路,可是他们又不知道怎么问,我们提醒他们,第一,要礼貌称呼“叔叔阿姨”;第二,问“到哪怎么走”;第三,记住是哪条路。很快小朋友们各自问了一些过路人,答案是向南那条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把小朋友头脑中的习惯性想法(垃圾)感悟人生www.yiqig.com抛弃掉,留下了最有价值的项目,这就是引导练习。下一次,他们如果遇到问题时,会把第三种“空想”和第二种“乱试”放下,进而选择最有效率的办法。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这样有意识地练习孩子的能力,但我知道很多家长是承担了很多本应给孩子锻炼机会事情,所以孩子们能力的不断缺失也是不可避免的。
微信公众号
- 小马过河,过的不仅仅是“河”
一晚给孩子们读了小马过河的故事,我没问要是你的话怎么办;这个故事讲了个什么道理之...
- 比有用没用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感情寄托
断舍离是近些年流行的词,最初源自日本,从居家整理到人生哲学,都可以用断舍离来讲。...
- “受之无愧”的白眼狼们
孩子究竟该穷养还是富养,一直是很多父母纠结的问题。提倡富养的人问:男孩要穷养?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