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父亲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 下一篇:孩子本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起跑线
教育孩子的经验:知好歹 懂规矩 会感恩
中国自古就高度重视家教和门风,历史上那些名门望族之所以培养出无数伟大人物,无不得益于此。古人早就知道,家教决定孩子的出息,门风决定孩子的教养。父母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东西,须知最好的东西就是良好的教养和优秀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这些,对内才能真正做好人,对外才能真正做好事。尤其是下面这三点。
知好歹
过去的人大都不能识文断字,却大都通情达理,就是因为古时候的家教和家风,都教孩子厚道做人,勤俭持家,守住本分,不能辱没祖先。这是基本的家风,也是家教的基本。
用一句大白话说,就是要教会孩子知道好歹。知道了好歹,孩子本性中的善良,就会指引他去做好的事情,拒绝做坏的事情。孩子的优良品质,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培养出来的。将来孩子踏入社会,这些品质也能起着定盘星和指路灯的作用,能让孩子不走歧路、邪路,并得到善良所应有的回报。
知好歹,这关乎孩子的情感和内心认同,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从小给予他们相关的熏陶,在生活的潜移默化中让他们接受和认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
现在很多孩子不知好歹,甚至做出伤天害理的事。在从前贫瘠的时代,人们守着古训的时候,孩子却不敢不知好歹,不敢伤天害理,那是要跪在祖宗牌位前挨板子的。过去孩子要是伤害一个小动物,家长会说甚至打孩子。而现在,一群大学生为了找刺激就会去虐待一只小猫,并看着老猫急得哀号而喜笑颜开。这值得我们深深反思。
教会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稳-刘老师-博硕英音
懂规矩
孟子有句家喻户晓的话: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规矩是为人行事的准则,背后则是让人明事理。教孩子懂规矩,就是教孩子明事理。然后孩子才能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才会去做该做的,远离不该做的。这样日后自然就能行得正、走得稳。
《增广贤文》中说: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韩非子》中也说: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有严厉家长的家庭里连凶悍的下人都没有,而溺爱子女的慈母却容易惯出败家子)。现在教育孩子主张宽爱,要因势利导,这当然是对的。但因为孩子的特性——理解能力和自律能力都还比较差,所以古代那种严家教的方式虽然应当有所扬弃,却依旧值得借鉴。粗暴打骂固然不可取,态度严厉一些,对教孩子懂规矩还是很有好处的。
教孩子懂规矩,主要就是规矩清楚、赏罚分明。孩子言行合乎规矩,就要及时地表扬和鼓励;不守规矩的时候,批评和责罚也绝不能少。家长有原则,孩子才能对规矩有敬畏。此外,非常重要的是家长必须以身作则,为孩子作出表率。家长做不到,孩子打心眼里就不服气。家长做到了,孩子还很可能会自己跟着做。
会感恩
感恩,即知恩图报,是中国文化中极有分量的一种品格。古人对此说了很多,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要感恩,以及感恩的重要性。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这说的是不忘父母养育之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说的是不忘师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说的是不忘别人帮助之恩;“喝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说的是不忘前人之恩……一份感恩之心,可以串起这么多珍贵的品质,父母怎能不为孩子打算呢?事情上引导孩子,生活中熏陶孩子,日积月累下去,则是最好的路径(yiQIg.CoM)。
现如今生活好了,父母对孩子都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在家的地位可谓是“位高权重”。全家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们从小到大都是处在被爱的位置,久而久之,很多孩子就会认为从父母亲人那里得到的都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就会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自然就不会想着去关心和感激他人。家长们对此要警醒。
综上:《战国策》中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如何计深远呢?就要把做人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尽早地教给他们。而知好歹、懂规矩、会感恩都是为人的大素质、做人的大原则。教会孩子这些,一定能让孩子一生的路更顺,活得更安稳。
微信公众号
- 小马过河,过的不仅仅是“河”
一晚给孩子们读了小马过河的故事,我没问要是你的话怎么办;这个故事讲了个什么道理之...
- 比有用没用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感情寄托
断舍离是近些年流行的词,最初源自日本,从居家整理到人生哲学,都可以用断舍离来讲。...
- “受之无愧”的白眼狼们
孩子究竟该穷养还是富养,一直是很多父母纠结的问题。提倡富养的人问:男孩要穷养?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