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职场励志 > 求职指南 >

    毕业生谨防招聘陷阱(2)

    时间:2013-07-30

     
    骗术六:以名企招工为幌子

    求职者口述:在网上偶然看到一家职介机构可推荐求职者进入500强企业就心动了。咨询下来对方要求我先交1500元的费用,才能安排推荐。为了能进500强,就在网上付款了。谁知道我付了款后,长达1个多月,对方却迟迟不给我介绍工作。一次次催促,对方就一个答复:等联系好了会通知你。

    专家建议:一些求职心切的毕业生见到“包你进500强”的广告就信以为真,最后不仅心愿落空,付出的种种费用也统统要不回来了。“黑中介”千万不能信。
     
    骗术七:月薪8千缩水变3千

    求职者口述:我在网上看到招聘广告,月薪8千元招“IT经理”,想着自己专业对口就去面试了。面试了两轮,最后才知道什么月薪8千哪,试用期就3千,还是税前工资,转正后通过各种考核再加上绩效奖金才有可能达到8千。抱着“以学习为主”的想法就先签了试用期合同,但才2个月,对方就以“没有发展潜力”把我给开除了。

    专家建议:对于诸如此类“挂羊头卖狗肉”的招聘伎俩,毕业生一定要警惕,清楚自身实力,从基础做起,逐渐展现自己的才华,不要轻信高薪诱惑。
     
    骗术八:不签劳动合同

    求职者口述:毕业一个月前,我与一家私企签订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毕业后,那家单位一直没有和我签《劳动合同》,而我也没当一回事。在辛苦工作了4个月后,公司突然把我裁员了,最后我什么赔偿都没得到。

    专家建议:《就业协议书》不能代替《劳动合同》,单凭《就业协议书》,学生正式报到就业后的劳动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骗术九:忽略合同条款

    “被交”违约金

    求职者口述:我与一家公司签合同时还未毕业,但公司要我先进入实习期。在两个月的实习期,我只拿到1500元实习工资。实习结束后,我以为工作已经敲定就打算回学校修完剩下的课程,9月再回到公司正式上班。但我向公司请假时,公司却以合同中“工作前两年不得连续请假一周以上”的条款为由,认定我违约,最后我不得不交了高达2000元的违约金。

    专家建议:由于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很多用人单位都提出了一些明显的不合理条款。在合同中,有些单位设置一些模棱两可或带有诱惑性的条件,毕业生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慎重签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骗术十:“招而不聘”陷阱

    求职者口述:我参加了很多招聘会,但问询下来发现很多公司其实根本就不打算招人。有些只是小企业借机来做宣传,还有一些就是走个形式而已。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上一篇:求职者面试时常犯的一些错误
    • 下一篇:面试细节中的天使与魔鬼

    微信公众号

    推荐内容

  • 怎么知道这份工作适合不适合你?

    当一个人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时,不论他是否是应届毕业生,其实对于这个新的领域来说,他...

  • 工作,可以来得就这么简单

    又是一年毕业季,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求职环境,许多大学生开始忧心忡忡。或者担心无法...

  • 去面试的社交礼仪

    1。电话面试时侯说好要寄来的材料没有按时寄到。 --电话上简单交流后,我请他给我发...

    热点内容

  • 改变投简历很多却回复很少的技巧
  • 有关于职场哲理文章
  • 工作,可以来得就这么简单
  • 特长爱好怎么写
  • 应届毕业生求职面试的心得
  • 去面试的社交礼仪
  • 员工转正申请书范文两篇
  • 新人要学习的事儿
  • 大学生毕业个人简历范文,模板,
首页智慧人生职场励志恋爱宝典

社交生活名人名言古人名曰为人处世
返回首页 | 毕业生谨防招聘陷阱(2)(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