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职场励志 > 励志文章 >

    专业困境者的心理转换

    时间:2010-08-31
      困惑,严格来说,是一种由认识矛盾所导致的心理紊乱状态,其后果是生活的丧失、意志的萎靡以及种种的体验。大学生有专业惑,对于当事者来说异常痛苦,也对极其不利。解决这样的问题,除了寄希望于制度改革外,目前更主要的是从自己入手。

      俗话说:“想得开是天堂,想不开是地狱。”从心理学角度看,这话有两方面的含义:“想得开”可以使人心平气和,这使我们可以直面遇到的问题,利于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想得开”让心灵的空间“海阔天空”,这使我们的心理平衡,发展自我有效感。所以对于大学生中的专业困惑者,我们的建议是“想得开”,做到“困”而不“惑”。

      “困”,就是承认专业厌恶的存在。专业困惑者可以首先这样问自己,“我能够我的专业状况吗?”如果能,就去争取;如果不能,就要认同它,接受“困”。心理咨询工作的体验使我越来越体会到,认同、接受自己的不良状况是解决自己问题的第一步。人的本性总是本能地抵抗自己遇到的问题,总是想,“我为什么会遇到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这样倒霉”……总是在否认而不是面对它。这只能使我们。其实,承认它比否认它更有利,因为承认它,我们才会消除浮躁的心理,才会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惑”就是转变自己的不良认识。可以这样自我开解:首先,对专业的终极依靠想法,将其视为工具或手段。生活经验和理论分析说明,大学的专业所学不能定终身,尽管它很重要。实际上,在大学里真正学到的是能力——学习的能力、的能力、人际关系的能力、自我的能力,而每个学科都可以培养这样的能力,况且这些能力的获得并不仅仅来自专业。我们这样去想,就不会再对专业有唯一依靠的。

      其次,专业不适,并不是的完结。事实上,目前层次的多样性使我们可以有较大的自由选择。据我所知,很多研究生导师希望有跨学科的学生。

      再者,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证明,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现实生活也给我们提供了反面的教训,我们当引以为鉴。某大学生非常不自己的专业,结果在学习看小说,甚至自动考试。结果,根据学校的条例退学。可以想象,在日益学历化的社会,他将因为没有大学学历而遇到更多的生活磨难。

      生活不能完全意气用事。在我们面临困惑时需要的是理性,尽管理性并不完全符合人的本性。也很无奈,但大写的人,就是要用理性来展现人的美德——这就是自我控制,超越自我。  
    • 上一篇:成功都是逼出来的
    • 下一篇:心理障碍(张立)

    微信公众号

    推荐内容

  • 经历过悲观的乐观,才是真正的乐观

    有一天我问女儿:你觉得笑着笑着就哭了好?还是哭着哭着就笑了好呢?她想了一下回答:...

  • 你认真就输了?那可不一定

    最先看到你认真你就输了这句话,是指感情方面的事情。恋爱中的两个人谁先付出真心,谁...

  • 底层逆袭不仅仅是考上好大学,还有更重要的东

    毕业十年后,还想得起大学时你的样子吗?有人在网上晒了很多照片,充分阐释了一句话,...

    热点内容

  • 拿得起,放得下
  • 人生不过一个字
  • 闻鸡起舞主人公是谁
  • 当你扛不住的时候就读一遍
  • 牵着蜗牛去散步
  • qq经典励志个性签名大全
  • 影响你一生的21个信念
  • 相 信 自 己
  • 献给迷失人生之路的人
首页智慧人生职场励志恋爱宝典

社交生活名人名言古人名曰为人处世
返回首页 | 专业困境者的心理转换(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