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心锁难开,如何了解对方的心思
- 下一篇:没有了
现实比“奇奇怪怪国”更奇怪,但依然要好好活
时间:2019-12-19
中国童话作家裴慎勤在八十年代写的《奇奇怪怪国》,直到现在我仍记得,童话里秃秃国王,钻石牌抹脑袋油;树上长着各种吃的、玩的,地上有啤酒河、牛奶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而且完全不用掏钱,也用不着去干活儿.......就像很多人做过的白日梦一样美好。别说孩子喜欢这样的地方?就算大人也想去这个岛。
可是,国王还专门派移民大臣去世界各地游说人们来这个岛上居住。诱惑的宣传吸引很多孩子前来。我小时候看的时候,并不明白其中深刻的寓意,现在才懂得既然有这样堪比天堂的地方,人们早就一窝蜂地来了,还用得着宣传?这个小岛哪怕有澳大利亚那么大,也得被撑爆啊!如此不正常,一定有猫腻啊!
于是三个被忽悠来的孩子,就抱着我这样好逸恶劳的想法来到了奇奇怪怪岛上。可是,他们每天醒来,都发现邻居会少,熟人减少。你看能量守恒定律在哪都存在啊!那么消失的能力以何种方式转换了呢?即便是这样也没引起多数人的疑心,没人思考想象背后的原因。这三个孩子中的一个终于决定查个水落石出,最后一番调查发现是国王秃秃(很有趣的名字)在各家床下设置了控制按钮,按钮按下去,床会开缝。符合劳作条件的人便在熟睡中顺着床下的暗道被送到了岛外的地方。岛上失踪的居民都是跟这个国家的国王有关的。岛外的地方可不像岛上这般美好了,岛上布满各类加工厂,有制鞋的,有做衣的,有烹饪的,有生产牛奶的......被失踪的人没日没夜地做着苦工,他们的劳动成果被顺着地下通道运回这个岛上,由个子高的人挂在树上。
看到这里会想,为什么那些人不反抗啊?因为岛外布满国王的警察,人人都在皮鞭下劳作,在皮鞭下没人能反抗,而岛上的居民还在乐哉地享受美过天堂的日子。他们不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将被送达岛外做苦工,这个每个来到这里的人的命运。 这就是奇奇怪怪岛的真相。
不过这是给孩子看的童话,要保持趣味和乐观,不能这样结局的。故事最后那个聪明的孩子发现只要不睡在床上就不会被失踪,当他发现真相后,捣乱了国王的计划,解救了岛外苦难的人们。
故事到这里就完了,可我觉得故事带来的感受才开始。童话就像一颗种子在年少的人心中埋下,年龄的增长会让他逐渐感悟出什么。
河里并不天然流淌牛奶和啤酒,树上也不天然长东西,这些居民们习以为常唾手可得的东西,其实都是做苦工的人在夜晚挂上去的。当时唯一给我的教育意义就是天上不会掉馅饼,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只要好好劳动才能得到想要的生活。
现在看来,我的理解很浅显,放在现在
来看这个80年代的童话故事,内容无比魔幻,甚至有点少儿不宜,又无比真实,以至于在我长大成人的漫长岁月中,总会突然想起这个故事,并惊讶于作者的深刻洞见。
奇奇怪怪国里谁的官位大谁说的话就算真理,因此国王说的话就必须无条件执行,没人敢问为什么?国王秃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权力能制造自由的假象,更能制造控制的真相。在假象和真相之间,人们希望获得心灵的自由,这大概是人们努力生活最大的意义了。
任何人和团体刻意客观包装下的思想引导都值得我们警惕,控制了思想比控制身体更可怕。商家对消费者的各种洗脑操作,广告拍得让你相信只要拥有一管口红,一件衣服、一款新手机,就能达到人生巅峰,鼓吹年轻人超前消费。于是会有年轻人不顾偿还能力,一味高消费,以为在投资未来,其实投资了商家,然后自己承受吃土,还贷的压力。陷入
年纪轻轻却精致穷的恶圈。
岛上上的居民只相信自己看到的,手里拿到的,嘴里吃到的,既然都不要我的钱也不用付出,才不去深追是怎么来的呢。生活在发达西方国家的人们不会去想他们便宜的石油是怎么来的?但要为选择承担后果,享受短暂的免费生活,用余生的劳作来偿还。西方国家人人害怕恐怖袭击,走在街上都不再安全,这还不算呢。
深受工会制度保护的美国工人不理解中国工人为何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超负荷工作仍任劳任怨?中国工人则不理解美国人已经濒临失业,为何还是不能加班加点好好干活呢?都是工人被剥削者,你们的敌人不是对方,而是资本家,但资本家巧舌如簧,转移矛盾,像秃秃国王只让你看到美好的一面,等你一进入睡梦就按下按钮。我用你不用他,是因为他比你更便宜。世界上的资本正在抱团联合,而无产阶级的我们却在忙着互相伤害。当人被植入思想,再不会独立,失去反抗的能力。
你以为长大后再不会被童话里的道理所蒙蔽,可就是这种自以为,让你不客观,现实的童话让你无处躲避,社会的假象蒙蔽力双眼,你脑袋里的思想有多少是被人植入的?有多少算你自己的?迷茫看不清未来,因为外界给你灌输了太多想法,却没有告诉你怎么走下一步。一起感悟人生www.yiqig.com
微信公众号
- 贫穷是你的想法问题
如果说贫穷是父母的错,那为什么有的穷孩子能成功,而你却只能一事无成呢?反过来,你...
- 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
台北有一位建筑商,年轻时就以精明着称于业内。那时的他,虽然颇具商业头脑,做事也成...
- 人生路上我们得学着输得起
我还记得当年念MBA的第一堂课,老师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第一名,和失败者。当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