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成功领导者须不断领悟经营之道
- 下一篇:谁是真正的领导者?
- 企业管理格言
不怕你不干,就怕你不负责干。 一种人有责任、很敬业,但不会干; 一种人有思路、很会...
- 顺丰老总的管人秘诀先学会领悟人性
做一名管理人员,很不容易。做好一名管理人员,则是一种人生的成功。把人琢磨清楚了,...
- 不思进取者,就该骂醒他
人人都说马云是个神话人物,他再神,前提也是人,没有人的成功是白捡来的,你还在那颓...
决策的五个要素
时间:2011-07-04
管理者的任务繁多,决策只是其中一项。管理者在决策时通常并不需要花很多,但决策却是身为管理者特有的任务。所以决策问题值得做特别的讨论。决策有五个要素:
1、要确实了解问题的性质,如果问题是经常性的,那就只能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解决。
2、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的界限,换言之,应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
3、仔细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哪些条件,然后再考虑必要的妥协、适应及让步事项,以期该决策能被接受。
4、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
5、在执行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了解问题的性质
有效的决策人首先需要辨明问题的性质:是一再发生的经常性问题呢,还是偶然的例外?换言之,某一问题是否为另一个一再发生的问题的原因?或是否确属特殊事件,需以特殊方法解决?倘若是经常性的老毛病,就应该建立原理原则来根治;而偶然发生的例外,则应该按情况做个别的处置。
按问题的发生情况来说,细究起来,不只有“经常”和“例外”两类,一般可以分成四类。
第一类,是真正经常性的问题。发生的个别问题,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第二类问题虽然是在某一特殊情况下偶然发生,但在实质上仍然是一项经常性问题。
第三类问题,才是真正偶然的特殊事件。
真正偶然性的例外事件实在少之又少。但是,一旦发生时,我们必须自问:这究竟是一次“真正的偶发事件”,还是另一种“经常事件”的首次出现?这也就是我们要介绍的第四类问题:首次出现的“经常事件”。
除了上述第三类“真正偶发的特殊事件”之外,其余三类均需要一种“经常性的解决方法”。换言之,需要制订一种规则、一种政策或一种原则。一旦有了正确的原则,一切类似问题的解决就将易如反掌。换句话说,问题再度发生时,即可根据原则去处理了。只有第三类“真正偶发的特殊事件”才必须个别对付,没有原理原则可循。
有效的决策人常需要花费不少来确定问题的属性。如果类别错了,其决策必为错误的决策。
我们常犯的错误,便是误将“经常问题”视为一连串的“偶发问题”。换言之,没有了解问题症结所在的基础,其结果自然是与无效。
另一种常犯的错误,是误将真正的新问题视为旧病复发,因而仍旧应用旧原则。
第三种常见的错误,是对某些根本性问题的界定似是而非。
最后一种错误,是只看到问题的部分,而没有看清全貌。
一位有效的决策者碰到问题,总是先假定该问题为“经常性质”。他总是先假定该问题是一种表面现象,另有根本性的问题存在。他要找出真正的问题,不会只于解决表面现象这类的问题。
即使问题确实是偶发性的,有的决策者也会先怀疑这是不是另一项新的经常问题的首次出现。
所以,一位有效的决策者,第一步总是先从最高层次的观念方面去寻求解决方法。如果公司不足,他不会马上想到发行最容易售出的债券。如果他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有赖市场的协助,他会创造一类新的人,设计一种也许目前根本还不存在的大众资本市场的新证券。如果公司的各部门主管都非常干练,但是不肯听命,他也不会马上想到杀鸡惩猴,而会从更根本的立场建立一种大组织的观念。
考虑边界条件
决策的第二个要素,在于确实了解决策应遵循的规范。决策的是什么?换言之,最低限度应该达成什么目的?应该什么条件?用科学的术语来说,这就是所谓“边界条件”。一项有效的决策必须符合边界条件,必须足以达成目的。
边界条件说明得越清楚和越精细,则据此做出的决策越有效,越能解决需解决的问题。反过来说,边界条件不够明确,则所做的决策不论看起来如何了不起,都肯定是一项无效的决策。
有效的管理者明白,一项不符合边界条件的决策,肯定是无效和不适当的决策。不符合边界条件的决策,有时比一项符合“错误的边界条件”的决策更加误事。当然,不符合边界条件,与符合错误的边界条件,两者都是错误的决策。不过,边界条件错了,还可能有修正的余地,仍可能成为有效的决策。如果根本与规范相反,那就往往难于补救了。
事实上,我们对边界条件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这能提醒我们一项决策什么时候应该抛弃。
在各种不同的可能决策中要识别出哪项决策最危险(所谓最危险的决策,就是勉强可行的决策,惟有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才可能达成的决策),也必须了解边界条件。几乎每一项决策都有其意义,但是当我们进一步探究必须的规范时,便可能发现各项规范有互相冲突的情况。这样的决策纵然不能说是不可能的,最多也只是大致可能而已。若需寄望于奇迹,则问题不是奇迹出现的太小,而是我们不能依赖奇迹。
不过,对重要的决策而言,要确定边界条件和提出规范,光靠“事实”是不够的,还要看我们如何理解问题,这是一种充满的判断。
任何人都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事实上任何人也确实会做出错误的决策。但是,任何人做决策,都不能不顾及边界条件。
研究“正确”的决策是什么
决策的第三个要素,是研究“正确”的决策是什么,而不是研究“能为人接受”的决策是什么。人总有采取折中办法的倾向,如果我们不知道符合规范及边界条件的“正确”决策是什么,就无法辨别正确的折中和错误的折中之间的区别,最终不免走到错误的折中的方向去。
那是在1944年,我第一次承接一件最大的管理咨询项目时得到的教训。
当时我负责研究通用汽车公司的管理结构和管理政策,斯隆先生是该公司董事长兼。开始工作的第一天,斯隆先生便请我到他的办公室,对我说:“我不知道我们要你研究什么,要你写什么,也不知道该得到什么结果,这些都应该是你的任务。我惟一的要求,只是希望你将你认为正确的部分写下来。你不必顾虑我们的反应,也不必怕我们不同意。尤其重要的是,你不必为了使你的建议容易为我们接受而想到折中。在我们公司里,谈到折中,人人都会,不必劳你驾来指出。你当然可以折中,不过你必须先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我们才能有‘正确的折中’。”
斯隆先生的这段话,我认为可以作为每一位管理者做决策时的座右铭。
关于决策是否容易被他人接受的问题,如果老是要考虑如何才能被他人接受,又怕他人会反对,那就完全是浪费,不会有任何结果。世界上的事,你所担心的往往永不出现;而你从来没有担心的,却可能忽然间变成极大的阻碍。这就是说,如果你一开头就问:“这样做恐怕别人不肯接受吧!”那你永远不会有结果。因为在你这样考虑时,通常总是不敢提出最重要的结论,所以你也得不到有效和正确的答案。
化决策为行动
决策的第四个要素,是化决策为行动。考虑边界条件,是决策过程中最难的一步;化决策为行动,则是最费时的一步。然而打从决策开始,我们就应该将行动的承诺纳入决策中,否则便是纸上谈兵。
事实上,一项决策如果没有列举一条一条的行动步骤,并指派为某某人的工作和,那便不能算是一项决策,最多只是一种意愿而已。
若要化决策为行动,首先必须明确无误地回答下面几个问题:谁应该了解这项决策?应该采取什么行动?谁采取行动?行动应如何进行,才能使执行的人有所遵循?特别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问题,通常最容易被人忽略,以至于即使有了结果,也是灾难性的。
决策行动还必须与执行人员的工作能力相适应。
建立一项信息反馈制度
决策的最后一个要素,是应在决策中建立一项信息反馈制度,以便经常对决策所预期的成果做实际的印证。
决策是人做的,人难免会犯错误。再了不起的决策,也不可能永远正确;即使是最有效的决策,总有一天也是会被淘汰的。
艾森豪威尔当选美国总统时,他的前任杜鲁门总统曾说:“可怜的艾克,他是军人,下达命令后必有人执行;现在他要坐在这间大办公室里了,只怕他发布命令之后,一件事也做不成。”
为什么美国总统发布的命令不能贯彻,这不是因为军事将领比总统的权力更大,其实是因为军事组织早就知道仅仅发布命令是没有用的,必须同时建立反馈制度,可以检讨命令的执行。而最可靠的反馈,却在于亲自视察。然而当了总统,通常只能批阅报告。批阅报告有什么用呢?在军队里,长官发了命令,总得亲自检查命令的执行,至少也得派遣代表去检查,而不会坐在总部等候报告。这不是说军人不信任下属,而是告诉他们,“报告或”不一定靠得住。
这就是为什么营长常到食堂去亲自品尝菜肴的道理。照理说,他只要看看菜单,指示一番就可以了。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他总是要自己到食堂去,看看他的官兵究竟吃些什么。
自从电脑问世以来,这个问题更加重要了。因为有了电脑,决策者和执行者之间的关系可能更加疏远。所以,如果管理者老坐在办公室,不到工作现场,他和实际情形必将越来越脱节。电脑处理的只是抽象资料,抽象资料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之后才是可靠的。否则,电脑必将引人走入歧路。
若想了解赖以做出决策的前提是否仍然有效,或者是否已经过时,只有亲自检查才最为可靠。而且,这种前提迟早是要过时的,因为现实绝不会一成不变。
我们看到许多早该修改的措施始终没有修改,其原因主要就是管理者不肯亲自去了解情况。企业的决策如此,政府的政策也是如此。
我们需要组织化的信息作为反馈。我们需要数字,也需要报告。可是如果反馈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我们又不肯亲自察看,那么我们缺乏有效性也就不该怨谁了。
1、要确实了解问题的性质,如果问题是经常性的,那就只能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解决。
2、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的界限,换言之,应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
3、仔细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哪些条件,然后再考虑必要的妥协、适应及让步事项,以期该决策能被接受。
4、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
5、在执行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了解问题的性质
有效的决策人首先需要辨明问题的性质:是一再发生的经常性问题呢,还是偶然的例外?换言之,某一问题是否为另一个一再发生的问题的原因?或是否确属特殊事件,需以特殊方法解决?倘若是经常性的老毛病,就应该建立原理原则来根治;而偶然发生的例外,则应该按情况做个别的处置。
按问题的发生情况来说,细究起来,不只有“经常”和“例外”两类,一般可以分成四类。
第一类,是真正经常性的问题。发生的个别问题,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第二类问题虽然是在某一特殊情况下偶然发生,但在实质上仍然是一项经常性问题。
第三类问题,才是真正偶然的特殊事件。
真正偶然性的例外事件实在少之又少。但是,一旦发生时,我们必须自问:这究竟是一次“真正的偶发事件”,还是另一种“经常事件”的首次出现?这也就是我们要介绍的第四类问题:首次出现的“经常事件”。
除了上述第三类“真正偶发的特殊事件”之外,其余三类均需要一种“经常性的解决方法”。换言之,需要制订一种规则、一种政策或一种原则。一旦有了正确的原则,一切类似问题的解决就将易如反掌。换句话说,问题再度发生时,即可根据原则去处理了。只有第三类“真正偶发的特殊事件”才必须个别对付,没有原理原则可循。
有效的决策人常需要花费不少来确定问题的属性。如果类别错了,其决策必为错误的决策。
我们常犯的错误,便是误将“经常问题”视为一连串的“偶发问题”。换言之,没有了解问题症结所在的基础,其结果自然是与无效。
另一种常犯的错误,是误将真正的新问题视为旧病复发,因而仍旧应用旧原则。
第三种常见的错误,是对某些根本性问题的界定似是而非。
最后一种错误,是只看到问题的部分,而没有看清全貌。
一位有效的决策者碰到问题,总是先假定该问题为“经常性质”。他总是先假定该问题是一种表面现象,另有根本性的问题存在。他要找出真正的问题,不会只于解决表面现象这类的问题。
即使问题确实是偶发性的,有的决策者也会先怀疑这是不是另一项新的经常问题的首次出现。
所以,一位有效的决策者,第一步总是先从最高层次的观念方面去寻求解决方法。如果公司不足,他不会马上想到发行最容易售出的债券。如果他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有赖市场的协助,他会创造一类新的人,设计一种也许目前根本还不存在的大众资本市场的新证券。如果公司的各部门主管都非常干练,但是不肯听命,他也不会马上想到杀鸡惩猴,而会从更根本的立场建立一种大组织的观念。
考虑边界条件
决策的第二个要素,在于确实了解决策应遵循的规范。决策的是什么?换言之,最低限度应该达成什么目的?应该什么条件?用科学的术语来说,这就是所谓“边界条件”。一项有效的决策必须符合边界条件,必须足以达成目的。
边界条件说明得越清楚和越精细,则据此做出的决策越有效,越能解决需解决的问题。反过来说,边界条件不够明确,则所做的决策不论看起来如何了不起,都肯定是一项无效的决策。
有效的管理者明白,一项不符合边界条件的决策,肯定是无效和不适当的决策。不符合边界条件的决策,有时比一项符合“错误的边界条件”的决策更加误事。当然,不符合边界条件,与符合错误的边界条件,两者都是错误的决策。不过,边界条件错了,还可能有修正的余地,仍可能成为有效的决策。如果根本与规范相反,那就往往难于补救了。
事实上,我们对边界条件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这能提醒我们一项决策什么时候应该抛弃。
在各种不同的可能决策中要识别出哪项决策最危险(所谓最危险的决策,就是勉强可行的决策,惟有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才可能达成的决策),也必须了解边界条件。几乎每一项决策都有其意义,但是当我们进一步探究必须的规范时,便可能发现各项规范有互相冲突的情况。这样的决策纵然不能说是不可能的,最多也只是大致可能而已。若需寄望于奇迹,则问题不是奇迹出现的太小,而是我们不能依赖奇迹。
不过,对重要的决策而言,要确定边界条件和提出规范,光靠“事实”是不够的,还要看我们如何理解问题,这是一种充满的判断。
任何人都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事实上任何人也确实会做出错误的决策。但是,任何人做决策,都不能不顾及边界条件。
研究“正确”的决策是什么
决策的第三个要素,是研究“正确”的决策是什么,而不是研究“能为人接受”的决策是什么。人总有采取折中办法的倾向,如果我们不知道符合规范及边界条件的“正确”决策是什么,就无法辨别正确的折中和错误的折中之间的区别,最终不免走到错误的折中的方向去。
那是在1944年,我第一次承接一件最大的管理咨询项目时得到的教训。
当时我负责研究通用汽车公司的管理结构和管理政策,斯隆先生是该公司董事长兼。开始工作的第一天,斯隆先生便请我到他的办公室,对我说:“我不知道我们要你研究什么,要你写什么,也不知道该得到什么结果,这些都应该是你的任务。我惟一的要求,只是希望你将你认为正确的部分写下来。你不必顾虑我们的反应,也不必怕我们不同意。尤其重要的是,你不必为了使你的建议容易为我们接受而想到折中。在我们公司里,谈到折中,人人都会,不必劳你驾来指出。你当然可以折中,不过你必须先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我们才能有‘正确的折中’。”
斯隆先生的这段话,我认为可以作为每一位管理者做决策时的座右铭。
关于决策是否容易被他人接受的问题,如果老是要考虑如何才能被他人接受,又怕他人会反对,那就完全是浪费,不会有任何结果。世界上的事,你所担心的往往永不出现;而你从来没有担心的,却可能忽然间变成极大的阻碍。这就是说,如果你一开头就问:“这样做恐怕别人不肯接受吧!”那你永远不会有结果。因为在你这样考虑时,通常总是不敢提出最重要的结论,所以你也得不到有效和正确的答案。
化决策为行动
决策的第四个要素,是化决策为行动。考虑边界条件,是决策过程中最难的一步;化决策为行动,则是最费时的一步。然而打从决策开始,我们就应该将行动的承诺纳入决策中,否则便是纸上谈兵。
事实上,一项决策如果没有列举一条一条的行动步骤,并指派为某某人的工作和,那便不能算是一项决策,最多只是一种意愿而已。
若要化决策为行动,首先必须明确无误地回答下面几个问题:谁应该了解这项决策?应该采取什么行动?谁采取行动?行动应如何进行,才能使执行的人有所遵循?特别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问题,通常最容易被人忽略,以至于即使有了结果,也是灾难性的。
决策行动还必须与执行人员的工作能力相适应。
建立一项信息反馈制度
决策的最后一个要素,是应在决策中建立一项信息反馈制度,以便经常对决策所预期的成果做实际的印证。
决策是人做的,人难免会犯错误。再了不起的决策,也不可能永远正确;即使是最有效的决策,总有一天也是会被淘汰的。
艾森豪威尔当选美国总统时,他的前任杜鲁门总统曾说:“可怜的艾克,他是军人,下达命令后必有人执行;现在他要坐在这间大办公室里了,只怕他发布命令之后,一件事也做不成。”
为什么美国总统发布的命令不能贯彻,这不是因为军事将领比总统的权力更大,其实是因为军事组织早就知道仅仅发布命令是没有用的,必须同时建立反馈制度,可以检讨命令的执行。而最可靠的反馈,却在于亲自视察。然而当了总统,通常只能批阅报告。批阅报告有什么用呢?在军队里,长官发了命令,总得亲自检查命令的执行,至少也得派遣代表去检查,而不会坐在总部等候报告。这不是说军人不信任下属,而是告诉他们,“报告或”不一定靠得住。
这就是为什么营长常到食堂去亲自品尝菜肴的道理。照理说,他只要看看菜单,指示一番就可以了。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他总是要自己到食堂去,看看他的官兵究竟吃些什么。
自从电脑问世以来,这个问题更加重要了。因为有了电脑,决策者和执行者之间的关系可能更加疏远。所以,如果管理者老坐在办公室,不到工作现场,他和实际情形必将越来越脱节。电脑处理的只是抽象资料,抽象资料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之后才是可靠的。否则,电脑必将引人走入歧路。
若想了解赖以做出决策的前提是否仍然有效,或者是否已经过时,只有亲自检查才最为可靠。而且,这种前提迟早是要过时的,因为现实绝不会一成不变。
我们看到许多早该修改的措施始终没有修改,其原因主要就是管理者不肯亲自去了解情况。企业的决策如此,政府的政策也是如此。
我们需要组织化的信息作为反馈。我们需要数字,也需要报告。可是如果反馈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我们又不肯亲自察看,那么我们缺乏有效性也就不该怨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