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如何消除下属的敌对情绪?
- 下一篇:成功管理者的50大感悟
- 企业管理格言
不怕你不干,就怕你不负责干。 一种人有责任、很敬业,但不会干; 一种人有思路、很会...
- 顺丰老总的管人秘诀先学会领悟人性
做一名管理人员,很不容易。做好一名管理人员,则是一种人生的成功。把人琢磨清楚了,...
- 不思进取者,就该骂醒他
人人都说马云是个神话人物,他再神,前提也是人,没有人的成功是白捡来的,你还在那颓...
领导者三道加法提高企业竞争力
时间:2011-06-24
企业要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应在资源配置、企业运作方式和员工素质方面有所突破。
“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只能够维持三到五年。”几年前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的这段话曾经震撼全国。假如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果真如此,那么过了这三五年后,中国企业又该何去何从?
即使在今天看来,张维迎的话仍不无道理。全球各大企业正纷纷进军中国市场,中国本土企业的可想而知。那么,这些企业该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或者说,在未来的竞争中,中国企业如何才能占有一席之地?
竞争力大问题波特关于竞争力的之作
一项调查显示,目前经济学术语在中国各种媒体上出现的频率排名中,“竞争力”一词高居第四位。由此可见,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发展竞争力,已经成为众多企业都在重点关注的课题。
随着中国生产力的不断上升,中国制造的商品质量、款式都具有了一定的竞争力。譬如几年前,松下公司主动把他们设计出的最新产品交给中国的华录集团生产,因为他们知道凭自己的能力一时之间无法生产出来。这可以表明,中国的产品和制造能力在国际中已经站稳脚跟。
中国企业在国际中的地位也在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开始把中国企业当成竞争对手。这时,中国的企业要想在外国企业的挑战下全身而退,惟一的出路就是在自己身上“下功夫”,让企业变得更具有竞争力,更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对于企业而言,竞争力除了指企业的盈利能力外,还包括具体的竞争能力,即在企业竞争中具有的优势,以及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差异性。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中国企业在资源配置、企业运行方式和员工素质方面都需要取得突破,具体来说,就是做好三道加法题。
资源配置方式+能力+效益
资源配置主要是由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能力、资源配置效益三部分构成。这三部分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资源配置体制与机制,从而部分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家需要考量:在资源配置方面,是选择配置还是市场配置?是自己采购还是他人配送?其次,如何把可利用的资源转换为有效的竞争力?最后还要考虑资源配置的效率,即投入与产出比,因为投入与产出不平衡时,资源配置的竞争力很难体现出来。
在经济的模式下,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是靠行政手段,那时国有企业或许还有一些竞争力,因为他们靠的是同一种配置方式,只要生产管理做好,内部管理做好,企业的效率就会很高,资源利用能力就很强,那么这样的企业在市场上就不容小视。
但现在,资源配置由市场自行调节,这种变化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升级,许多国有企业慢慢丧失了竞争力。相反,那些私有企业、乡镇企业却及时调整,善于抓住,很好地进行了资源配置,提高了自己的竞争力。
在市场上,资源总是向效率高的地方流动,这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就像现在,很多热门专业的博士几乎没有人愿意留校,原因就在于学校给出的工资远低于外边企业,人总会选择往高处走。
另外,讲到效率,我们都知道,效率通常是由先进的运行方式来决定,运行方式的先进与否决定了效率的高低,也就决定了资源配置的能力。
设备+技术+领先一步的管理
所谓企业运行方式,是指企业设备、技术支撑和管理水准。现在很多企业都很不愿也不屑谈自己的设备状况,但其实有时候是设备决定了竞争的,正如先进的武器永远是打胜仗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之一。当然,有了好的设备、好的技术之后,还要有一套先进的管理方式,好的管理制度、好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共同决定了好的运行模式。
举例来说,为什么宝钢和鞍钢的人均生产率会差那么多?部分原因就在于鞍钢的生产设备不如宝钢,所以劳动生产率也落后于宝钢。另外,宝钢和鞍钢的管理模式也大相径庭,宝钢曾经借鉴了许多日本企业的管理方法,创造了系统化的管理方式,而相比之下,鞍钢管理创新较少,一长,双方的差距就更加明显。
一个好的企业还需要有很强的技术水平作为后盾,不然一切都是空谈。就像当年上广电风靡一时,但后来它就没法再和长虹、TCL抗衡。原因也无非是上广电的技术与规模越来越不如长虹、TCL,后两者凭借其规模与技术优势所向披靡。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公式:运行方式的竞争力=先进适用的设备+不断进步的技术+领先一步的管理。设备、技术、管理共同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良好的管理最为重要,而管理背后则是人员素质问题,也就是说,企业运行方式的好坏归根结底是由人的因素决定。
经理人+中层主管+操作工
员工素质最核心的是职业经理人素质。我们知道,经理人强调的是职业化,他需要出色的管理能力,有为者服务的观念,高度的敬业、专业的管理水平、良好的职业操守,善于把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维护良好的企业运作方式。某种意义上讲,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企业家之间、经理人之间的竞争。
那么一个的职业经理人是如何炼成的呢?他既需要在实践中提高管理水平,还得有多种社交技能。比如现在,先打高尔夫再谈的做法越来越流行,因为打高尔夫不仅能促进双方的交流和,还可以让合作者之间彼此信任。这就意味着职业经理人需要有更全面的技能,并利用这些技能去达到工作。
除了靠职业经理人的出色发挥,企业还需要一大批精干的中层部门主管,以及可以完成基本工作任务的熟练操作工。只有这些主管、操作工和职业经理人精诚合作,企业才会充满活力,保持过人的竞争力。
“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只能够维持三到五年。”几年前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的这段话曾经震撼全国。假如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果真如此,那么过了这三五年后,中国企业又该何去何从?
即使在今天看来,张维迎的话仍不无道理。全球各大企业正纷纷进军中国市场,中国本土企业的可想而知。那么,这些企业该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或者说,在未来的竞争中,中国企业如何才能占有一席之地?
竞争力大问题波特关于竞争力的之作
一项调查显示,目前经济学术语在中国各种媒体上出现的频率排名中,“竞争力”一词高居第四位。由此可见,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发展竞争力,已经成为众多企业都在重点关注的课题。
随着中国生产力的不断上升,中国制造的商品质量、款式都具有了一定的竞争力。譬如几年前,松下公司主动把他们设计出的最新产品交给中国的华录集团生产,因为他们知道凭自己的能力一时之间无法生产出来。这可以表明,中国的产品和制造能力在国际中已经站稳脚跟。
中国企业在国际中的地位也在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开始把中国企业当成竞争对手。这时,中国的企业要想在外国企业的挑战下全身而退,惟一的出路就是在自己身上“下功夫”,让企业变得更具有竞争力,更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对于企业而言,竞争力除了指企业的盈利能力外,还包括具体的竞争能力,即在企业竞争中具有的优势,以及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差异性。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中国企业在资源配置、企业运行方式和员工素质方面都需要取得突破,具体来说,就是做好三道加法题。
资源配置方式+能力+效益
资源配置主要是由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能力、资源配置效益三部分构成。这三部分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资源配置体制与机制,从而部分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家需要考量:在资源配置方面,是选择配置还是市场配置?是自己采购还是他人配送?其次,如何把可利用的资源转换为有效的竞争力?最后还要考虑资源配置的效率,即投入与产出比,因为投入与产出不平衡时,资源配置的竞争力很难体现出来。
在经济的模式下,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是靠行政手段,那时国有企业或许还有一些竞争力,因为他们靠的是同一种配置方式,只要生产管理做好,内部管理做好,企业的效率就会很高,资源利用能力就很强,那么这样的企业在市场上就不容小视。
但现在,资源配置由市场自行调节,这种变化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升级,许多国有企业慢慢丧失了竞争力。相反,那些私有企业、乡镇企业却及时调整,善于抓住,很好地进行了资源配置,提高了自己的竞争力。
在市场上,资源总是向效率高的地方流动,这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就像现在,很多热门专业的博士几乎没有人愿意留校,原因就在于学校给出的工资远低于外边企业,人总会选择往高处走。
另外,讲到效率,我们都知道,效率通常是由先进的运行方式来决定,运行方式的先进与否决定了效率的高低,也就决定了资源配置的能力。
设备+技术+领先一步的管理
所谓企业运行方式,是指企业设备、技术支撑和管理水准。现在很多企业都很不愿也不屑谈自己的设备状况,但其实有时候是设备决定了竞争的,正如先进的武器永远是打胜仗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之一。当然,有了好的设备、好的技术之后,还要有一套先进的管理方式,好的管理制度、好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共同决定了好的运行模式。
举例来说,为什么宝钢和鞍钢的人均生产率会差那么多?部分原因就在于鞍钢的生产设备不如宝钢,所以劳动生产率也落后于宝钢。另外,宝钢和鞍钢的管理模式也大相径庭,宝钢曾经借鉴了许多日本企业的管理方法,创造了系统化的管理方式,而相比之下,鞍钢管理创新较少,一长,双方的差距就更加明显。
一个好的企业还需要有很强的技术水平作为后盾,不然一切都是空谈。就像当年上广电风靡一时,但后来它就没法再和长虹、TCL抗衡。原因也无非是上广电的技术与规模越来越不如长虹、TCL,后两者凭借其规模与技术优势所向披靡。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公式:运行方式的竞争力=先进适用的设备+不断进步的技术+领先一步的管理。设备、技术、管理共同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良好的管理最为重要,而管理背后则是人员素质问题,也就是说,企业运行方式的好坏归根结底是由人的因素决定。
经理人+中层主管+操作工
员工素质最核心的是职业经理人素质。我们知道,经理人强调的是职业化,他需要出色的管理能力,有为者服务的观念,高度的敬业、专业的管理水平、良好的职业操守,善于把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维护良好的企业运作方式。某种意义上讲,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企业家之间、经理人之间的竞争。
那么一个的职业经理人是如何炼成的呢?他既需要在实践中提高管理水平,还得有多种社交技能。比如现在,先打高尔夫再谈的做法越来越流行,因为打高尔夫不仅能促进双方的交流和,还可以让合作者之间彼此信任。这就意味着职业经理人需要有更全面的技能,并利用这些技能去达到工作。
除了靠职业经理人的出色发挥,企业还需要一大批精干的中层部门主管,以及可以完成基本工作任务的熟练操作工。只有这些主管、操作工和职业经理人精诚合作,企业才会充满活力,保持过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