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人名言 > 人生格言 >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2)

    时间:2013-03-19

    6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杨雄《法言·君子》

    6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7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7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72.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7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7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7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78.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论第九》

    79.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8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81.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82.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83.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8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85.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86.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87.仁者寿。——《论语·雍也》

    88.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8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90.宽则得众。 ——《论语·阳货》

    9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9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9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94.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

    95.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96.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卷九十六

    97.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98.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9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100.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01.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0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103.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10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0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06.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107.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108.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10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1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li)。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庄子·山木》

    11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113.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114.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15.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116.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1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18.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119.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120.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121.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122.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12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12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25.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126.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127.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128.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12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130.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131.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132.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33.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134.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135.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136.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137.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138.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39.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140.义之所在,不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141.知而好问者圣倾,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142.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上一篇:关于生命的感悟句子
    • 下一篇:经典格言警句大全

    微信公众号

    推荐内容

  • 混社会需要懂得的一些生存箴言

    混社会需要懂得的一些生存箴言 1.吹嘘自己牛逼的人,从来不牛逼。低低调调做事才是根...

  • 德国人多优秀,因为信奉的这些人生哲理

    德国的足球队,德国的品牌,德国人的严谨,德国人对于历史的态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德...

  • 人生正能量因果法则

    1、喜欢付出,福报就越来越多;2、喜欢感恩,顺利就越来越多; 3、喜欢助人,贵人就越...

    热点内容

  • 人生感悟17条
  • 几句值得回味的人生格言
  • 格言里的格言新说
  • 唯美的句子 充满哲理的句子名言
  • 一句话看清人生的名言
  • 经典人生格言150条
  • 关于生命的感悟句子
  • 彻悟人生的精彩名言名句
  • 四字经典人生格言
首页智慧人生职场励志恋爱宝典

社交生活名人名言古人名曰为人处世
返回首页 |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2)(电脑端)